"中国DOS联盟"是一个不错的论坛,在一个高手云集的环境中的确能够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打算在此长久安家。
由于我正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常去听课,我将学到的内容不定期的以简单的文字贴在此处,欢迎大家一起进步和交流。
据说我们的内容有"各种服务器的架设",“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应用配置及测试,"VoIP","AAA部署","VPN配置","策略路由"和"PPPoE计费"等。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传输介质,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数据集合。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通信设备,传输介质和软件。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信息交换,网上购物,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远程教育;
2.资源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3.分布式处理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地理范围:
①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范围:几 100M 到 10KM 之内
特点:组建方便,成本低,使用维护管理方便,传输速度快。
②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范围:几 10KM 到 100KM 之间
③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范围:几 1000KM +
特点:范围广,支持多种协议,传输速度慢。
2.按传输介质:
①有线网: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②无线网:微波,红外线,激光
3.按拓扑结构:
①总线型:
特点:A.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无需中间设备,成本低
B.适用与计算机较少的网络(20台内)
C.稳定性差
总线拓扑应用于传输 10MB 的共享网络。
②环形:
特点:A.不需要中继器,每台计算机都是中继器。
B.令牌传输数据
C.成本低,性能差,维护难
③星型:
特点:A.以集线器,交换机为中心点。双绞线和光纤为传输介质。
B.安装容易,维护简单,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C.可满足各种带宽。
星型拓扑可应用于各种局域网。
④网状型:
特点:A.可靠性强
B.结构复杂
网状型拓扑多应用于广域网。
五、网络的工作模式:
定义: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共享信息的方式。
1.对等网(Peer->Peer)
网络中没有服务器和控制器,所有计算机可同时通过网络访问其它计算机,也可被其它计算机访问。
2.基于服务器(C/S)
网络中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集中为网络中的客户端,计算机提供数据存储共享等服务,计算机有固定的服务器与客户端职能划分。
试验1:通过无线网卡共享 ADSL 上网
两台或多台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笔记本或台式机),通过共享一台同时装有无线网卡和有线网卡的计算机的 ADSL 线路上网。
操作步骤: 类似于:
www.go321.cn/html/server/win/2 ...
第二课:计算机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将网络中计算机间数据传输过程的细节划分出来,每一个细节为一层,各层相互关联完成数据收发的过程。且将数据传输过程中所有的分层组合看作一个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细节。
一、ISO/OSI 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了 OSI 模型,其模型规定了网络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如何以层的方式来协同工作,完成网络通信,作为一套网络标准来确定全球各公司提出不同类型网络技术相兼容的一种准则,该模型把网络中通信的工作分为 7 层。
应用层:多用户应用软件或程序提供服务(ftp,http,telnet等)。
表示层:把多种不同的数据格式翻译成一种通用格式且对数据加密,解密。
会话层:建立或终止两个主机之间的会话(拒绝或接收)。
传输层:数据的分段与重组。
网络层:提供两主机之间的链接及路径选择(路由)。
链路层:提供数据在物理链路上可靠的传输(寻址,拓扑,纠错,流量,帧顺序)。
物理层:通过传输介质传输二进制位流于两台计算机。
试验2:
(1)查看局域网某主机是否在线
ping 某主机IP地址
ping 192.168.1.92 -n -1
收到 Reply from ... 则主机在线
若收到 Resquest time out 运行 arp -a 查看本机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缓存,有被 ping 的 IP 的缓存条目时,则主机在线,否则不在线。
路由跟踪:tracert 某主机IP地址
(2)查看本机 IP,网卡MAC,DNS服务器
ipconfig /all
(3)查看服务使用的端口
netstat -n
二、TCP/IP
1.应用层:定义了TCP/IP应用协议及主机程序与要使用网络的传输层服务之间的接口。有 HTTP、Telnet、FTP、TFTP、SNMP、DNS、SMTP、X-Windows以及其他应用协议
2.传输层:提供主机之间的通信会话管理。定义了传输数据时的服务级别和连接状态。有 TCP、UDP、RTP 等协议
3.互联网层:将数据装入IP数据报,包括用于在主机间及经过网络转发数据报时所用的源和目标的地址信息,实现IP数据报的路由。有 IP、ICMP、ARP、RARP 等协议。
4.网络接入层:详细指定如何通过网络实际发送数据,包括直接与网络媒体(如同轴电缆、光纤或双绞线)接触的硬件设备如何将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支持以太网、令牌环、FDDI、X.25、帧中继、RS-232、v.35
与 ISO/OSI 参考模型比较:
第三课:网络传输设备
一、网卡:
作用:用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传输介质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传输的网络设备。
分类-按带宽:10Mbit/s,100Mbit/s,10M/100M,100M/1000M
按总线:ISA,PCI,USB,PCMCIA总线
端口: RJ-45(水晶头),BNC(同轴电缆)
二、集线器:
作用:多台计算机连在一起,组成网络,实现计算机间的通信。
特点:将多台计算机连在一起形成共享式网络,同时只有两个端口之间可以通信,所有端口分享带宽。
分类-按外观:桌面式,机架式
按速率:10MB,10M/100M
按端口:4 端口,8口,16口,24口,48口
三、交换机
1.作用:同上,且快速通信,独享带宽的网络设备
2.工作原理: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其所有端口都接在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硬件地址)的NIC(网卡)链接在那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则广播到所有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加入到内部MAC列表中。
3.特点:组建交换式网络,端口独享带宽,所有端口都可以通信,全双工模式提供双倍的传输速率。
4.交换机技术:
(1).虚拟网络技术:(LAN)(多个局域网时优越性越高)
通过划分 VLAN 的方式将网络分隔开,提高网络性能/安全。
(2).第三层交换技术:(路由功能)
专门拥有解决VLAN间通信集第三层交换于一身的第三层交换技术。(即集成路由功能的交换机,路由交换机)
(3).Fther chanel技术:通过将两条或4条链路连接在一起,叠加其传输带宽,从而提高交换之间,交换和路由之间的传输带宽。
(4).交换集群技术:将所有具有集群技术的交换机添加为一个交换机集群。便于管理升级等。
5.交换机参数:
(1).背板带宽: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能吞吐数据总量。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能力越强。
(2).端口数:所连接设备总数。
(3).延时:指从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到数据包开始向目的端口复制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
(4).转发率:交换机开始复制数据到完成发送之间的速度(时间值,越少更快)。
(5).可网管性:交换机可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MAC地址等。
6.交换机分类:
(1)根据规模划分:
①工作组交换机:固定配置,无可网管性,应用于小型网络或网络的工作组内部计算机互联。
②部门级交换机:也称骨干交换机,可以固定配置也可模块化配置,有光纤接口,有可网管性,应用于中小型网络中心交换机,大中型网络的骨干交换机。
③企业交换机:属高端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个性定制,适应与大型网络的中心交换机。
(2)根据交换机的结构划分:
①固定端口交换机:提高有限的端口数量和固定类型接口。
②模块化交换机:为选择不同速率和不同接口类型的模块
(3)根据交换机工作组工作及协议划分:
①第二层交换机:依靠链路层中协议与MAC完成不同端口间的线路交换。
②第三层交换机:将IP地址信息用于网络中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包的线路交换。
③第四层交换机:使用传输层,包含在每一个IP包包头的服务进程协议(如Http是用于传输Web等进行交换和传输处理。Web交换机)
7.交换机与交换机的连接:堆叠,级联。(Uplink:级联端口,直通线连接,也可交叉线串联)
(1)、交换机的UPLINK口连接到交换机的普通口;
(2)、交换机的UPLINK口连接到交换机的UPLINK口;
(3)、交换机的普通口连接到交换机的普通口;
这三种级连的接线也是不同的:
第一种情况用直通线;
第二种情况用交叉线;
第三种情况也用交叉线。
如果你要进行级连的两口口的属性相同(要么都是UPLINK口,要么都是普通口),那么就一定用交叉线了!其他情况就用直通线了
其它设备互联: 同种设备间用交叉线,不同种设备间用直通线。
直通线连接: 计算机-交换机,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交叉线连接: 计算机-计算机,路由器-路由器,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集线器,计算机-路由器
(注意:交换机由集线器来,视同种设备;路由器源于计算机,原理同计算机;故都用交叉线连接)
第四课:网络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一、双绞线结构:8 根铜芯以“橙,绿,蓝,棕”四种主色,绝缘层包裹,且每条相互扭绕为一组配色。
分类:
1.根据结构分:
(1)非屏蔽双绞线(UTP)
(2)屏蔽双绞线(STP:单屏蔽;FTP:双屏蔽)
2.根据性能分:
1类:电话通信,不适合于传输数据
2类:可用于传输数据,最大速度 4MB/S
3类:用于 10 BASET 以太网(10MB),传输数据最大速度 10MB
4类:用于令牌环网络,传输数据最大为 100MB
5类:用于快速以太网,传输数据最大为 100MB
超5类:用于最大传输速度为 1000MB,用于吉比特以太网
6类:用于吉比特以太网,全 1000MB
二、双绞线局域网特点:
双绞线通过两端水晶头(RJ-45)分别与计算机网卡和交换机相连组成星型网络。
三、水晶头制作:
T568B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T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制作过程:...
第五课:同轴电缆
一、同轴电缆组成:铜导线,塑料层,编织铜屏蔽层,外套
二、分类:
Xbast-2 (细缆) 直径:6.4mm,传输速率:10MBit/s,范围:200m,应用:连接计算机,10Base2
Xbast-5 (粗缆) 直径:12.7mm,传输速率:10MBit/s,范围:500m,应用:主干网, 10Base5
三、同轴电缆网络模型:
细缆,BNC网卡,T型连接器,终结器(终端电阻),BNC接头。组成的总线型网络。
第六课:光纤
一、光纤结构:
玻璃纤维,纤膏,松套管,螺纹钢套管,抗拉钢丝,外皮
二、光纤分类:
1.单模(SMF):激光二极管 LD 作为光源。
特点:纤芯较细,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成本较高。
2.多模(MMF):发光二极管 LED 作为光源。
特点:纤芯较粗,传输速度较低,传输距离较近,成功低。
三、工作原理:
计算机或交换机将表示数据的电信号传给光收发机,由光收发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将光束传到接收端光收发机,再将信号传给交换机或计算机。(光收发机分单模/多模收发机)
第七课:以太网认识
一、局域网分类:
1.以太网(Ether net):由 Xerox,Digital Equipment 和 Inter 三家公司开发的局域网组网规范,同 IEEE 机构定义为一种局域网共享标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FDDI网络: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是目前成熟的 LAN 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这种传输速率高达 100mb/s 的网络技术所依据的标准是 ANSIX3T9.5 该网络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优点:A 较长的传输距离 B 具有较大的带宽 C 抗干扰能力强 D 防窃听
3.ATM网络:一项数据传输技术,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率和支持多种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的通信。
4.令牌环网:(Token Ring),IBM 开发的一种网络技术。网络的物理结构具有环的形状,环上有多个站,逐个与环相连,相邻站之间是一种点对点链路,是一种顺序向下广播的 LAN。
二、以太网帧格式:
帧:是作为一个单位传输的数据包
以太网 802.2 帧格式,
前导信息 目标地址 源地址 长度 数据 帧校验
8字节 6字节 6字节 2字节 46~1500字节 4字节
以太网 802.3帧格式,
前导信息 目标地址 源地址 长度 数据 帧校验
7字节 6字节 6字节 1字节 46~1500字节 4字节
以太网II,
以太网 SNAP 帧格式。
三、以太网的访问控制机制:
定义计算机如何将数据发到传输介质上和从传输介质上取走数据的规则。
以太网注意访问方法:
1.载波侦听多重访问 CSMA
(1)冲突检测 CSMA/CD (2500m范围)
(2)冲突避免 CSMA/CA
2.优先级(请求)
四、以太网标准:
1.IEEE 10Mbits/s 标准: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 VG,10Base-FL。
2.IEEE 100Mbits/s 标准:100Base VG,100Base-X,100Base-T4,100Base-Fx(光缆)。
100Base VG-Any' Lan 综合了以太网令牌环网的特点,双绞线或光缆为传输介质,Hub 为传输设备。
100Base-X 双绞线为传输介质,交换机或路由器为传输设备,支持多种协议通信,易于扩展和互联,也称快速以太网,可以连接两个不同网段的网络。
3.IEEE 1000Mbit/s 标准:1000Base-T,1000Base-X。
1000Base-T 采用超5类,6类双绞线为传输介质,千兆交换机为传输设备。实现千兆局域网。
1000Base-X 光纤传输介质,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主干线。
第八课:以太网中的数据
一、以太网中的数据:
模拟数据:是指采用一个连续的波形来表达数据。
数字数据:采用流,一系列的 0 和 1 所组成的二进制数据。
二、以太网信号传输:
基带传输:调制前的原始信号所占用的带宽,是原始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率。
频带传输:把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在电话线上传输。
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点到点
单工通信:指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始终沿同一个方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在通信信道中,数据可双向传输,但任一时刻只能一个方向传输。
全双工通信:在同一时刻位于通信线路两端的设备可在同一时刻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
以上为理论部分。 ----------- 完 ------------
[
Last edited by xiaoyunwang on 2008-11-12 at 1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