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DOS联盟论坛

中国DOS联盟

-- 联合DOS 推动DOS 发展DOS --

联盟域名:www.cn-dos.net  论坛域名:www.cn-dos.net/forum
DOS,代表着自由开放与发展,我们努力起来,学习FreeDOS和Linux的自由开放与GNU精神,共同创造和发展美好的自由与GNU GPL世界吧!

游客:  注册 | 登录 | 命令行 | 搜索 | 上传 | 帮助 »
作者:
标题: 再论IDE硬盘低级格式化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ko20010214
版主




积分 7294
发帖 1628
注册 2002-10-16
状态 离线
『楼 主』:  再论IDE硬盘低级格式化 [已使用 LLM 解释]

发信人: dj (贾医生), 信区: DOS
标 题: 再论IDE硬盘低级格式化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Aug 27 17:17:47 1997)

没时间上网,重提已经讨论过的旧话题,不好意思。

我在前面的POST中大概提到了对IDE硬盘,低级格式化没有意义。由于当时无法用中文
写,故而理由说得不充分。下面就来详细的谈一谈。

1.什么是磁盘低级格式化:磁盘为了达到随机存取的目的,需要在盘的磁道上规划出
扇区。每个扇区以引导标记和扇区标记作为扇区的起始,然后方是扇区的内容。低
级格式化就是在磁道上标上这些标记而已。所以低级格式化的操作实际上仅仅是一
个简单的写过程,写的不是数据而是标记。低级格式化既不相当于对盘片的修整更
不是盘片的再生。对软盘和硬盘都有低级格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也仅需一次。
这就是为什么在DOS5.0以后,FORMAT软盘时如果不指定/U则仅作校验的原因。对IDE
硬盘,这一过程在HDA制造完成后就已经做了,这时候硬盘还没有成形呢!
2.老式硬盘为什么需要低级格式化:老式硬盘是指那些使用ST506/412双线接口的硬盘。
这种硬盘结构简单,充其量只能算附加了简单信号再生电路的HDA,主要的磁盘数据
生成与恢复工作都要交给主机上的控制卡完成。控制卡则有很多花样,从编码格式
上说就分MFM和RLL两种。MFM简单,便宜,但是密度低,一道上仅能规划出17扇。
RLL复杂,昂贵,但是密度高,一道上可规划出26扇。使用MFM控制卡的40M硬盘,换
用RLL卡后就能达到60M的容量。这就使得不同种类的控制卡间的硬盘不能互换,原本
在MFM卡上的盘拿到RLL卡上就完全读不出,也写不进,因为磁盘格式都不一样。硬
盘的生产厂家索性就把低级格式化的任务留给了控制卡生产厂家,控制卡按自己的
需要,可以把硬盘格式化成各种各样的结构。很多大的硬盘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大的
控制卡生产厂家,例如West Digit。用户可以选购一家的硬盘和另一家的控制卡组合
在一起用,只要它们都是ST506/412接口的。WD的控制卡可以把SEAGATE的硬盘格式化
成WD特色的磁盘结构。
3.IDE硬盘为什么不需要低级格式化:鉴于ST506/412接口的盘间兼容性太差,此机上
的盘在彼机上很可能读不出。ST506/412口支持100M以上盘的能力又有限,由COMPAQ
等大的厂家就约定了一个IDE接口标准出来,要求硬盘生产厂家把控制卡和硬盘做在
一起,使用一种类似于计算机总线的接口IDE口与硬盘上的控制部分连接。按照这一
标准,最简单的IDE口仅仅使用缓冲器将计算机总线上的信号直接送往IDE口,硬盘
上则集成了包括ST506/412控制卡和硬盘的所有部件。这种方法使得IDE硬盘间的兼容
性大大改善。这大概也是COMPAQ公司发起这种接口标准的初衷之一吧。不过这样做
的后果就是硬盘上的电子控制部分格外复杂起来,一些只制造硬盘控制卡而不生产HDA
的公司就失业了。因为控制部分只控制特定的HDA,所以其功能也有适当简化,对低级
格式化的支持就是一例。如2所述,原本对低级格式化的支持是控制卡为了适应不同
厂家生产的HDA所设,而IDE盘的控制部分仅控制特定的HDA,某种HDA仅在本生产厂的
产品中使用,不需要考虑对其它厂家的控制部分的兼容性,所以HDA在刚生产出来还未
与控制部分连接时就使用生产厂家的专用机器进行了低级格式化,检测出不合格者予以
淘汰。合格的HDA与控制板连接后将永不分离,所以控制板不再需要有低级格式化的
功能。
4.对IDE硬盘的低级格式化做了些什么:现在的AWARD BIOS以及勇所提到的ADM 8.0都声称
能对IDE硬盘做低级格式化,本医生没有舍得拿个好硬盘去试,但是可以作如下猜测:
首先,IDE硬盘上控制器的设计者不会为已经不再必要的低级格式化在控制板上增添
冗余的硬件而增加成本。其次为了仿真低级格式化的过程,IDE硬盘可以用对扇区填写
相同值的方法让外人看来象作了低格。这甚至可能是AWARD BIOS和ADM 8.0所耍的手腕。
实验验证方法如下:
(1)低格软件在格式化设置中是否提供更改交叉因子一项。如果不提供,则一定不是
真正的低格。
(2)选用不同的交叉因子后,硬盘传输率是否改变,如果不变,则一定不是真正的低格。
(3)格式化盘时选用一种磁盘参数(C)ylinder,(H)ead,secto(R)。而使用时选用另外
一种C,H,R。如果磁盘存取不发生错误,则一定不是真正的低格。

哪位大侠如果有兴趣不妨一试,将结果POST上来便知分晓。
--
贾医生 酒壶济世真神医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

(本文采用S-Term文章拷贝脚本拷贝)
==================================================
LLM 解释

1. 磁盘低级格式化的基本概念

  • 定义:磁盘低级格式化是在磁盘磁道上规划扇区,通过写入引导标记和扇区标记来确定扇区起始位置的过程,本质是简单的写标记操作,既不是对盘片的修整也不是盘片再生。对于软盘和硬盘都有低级格式化过程,且通常只需一次。例如在DOS5.0以后格式化软盘时,不指定/U参数就仅作校验,因为低级格式化已在之前完成。
  • 硬盘低级格式化的初始情况:对于IDE硬盘,其低级格式化在HDA(硬盘驱动器总成)制造完成时就已完成,此时硬盘还未最终成形。
; 这里没有直接对应的汇编代码,但可以简单理解为低级格式化是向磁盘磁道写入特定标记的操作,类似下面这种伪代码逻辑
mov ax, 磁盘地址
mov bx, 标记数据
write_to_disk ax, bx ; 向磁盘指定地址写入标记数据

2. 老式硬盘需要低级格式化的原因

  • 接口与控制卡的关系:老式使用ST506/412双线接口的硬盘,其磁盘数据生成与恢复主要由主机上的控制卡完成,控制卡有MFM和RLL等不同编码格式。MFM简单便宜但密度低,一道磁道仅能规划17个扇区;RLL复杂昂贵但密度高,一道磁道可规划26个扇区。不同控制卡的硬盘格式不同,不能互换。例如使用MFM控制卡的40M硬盘,换成RLL卡后无法正常读写,因为磁盘格式不兼容。
  • 厂家与控制卡的协作:硬盘生产厂家会把低级格式化任务留给控制卡生产厂家,控制卡生产厂家可按自身需求将硬盘格式化成不同结构。很多大厂家既是硬盘生产厂家又是控制卡生产厂家,如West Digit,用户可选购不同厂家的硬盘和控制卡组合使用,只要接口兼容,例如WD的控制卡可将SEAGATE的硬盘格式化成WD特色结构。

3. IDE硬盘不需要低级格式化的原因

  • IDE接口的出现:由于ST506/412接口的硬盘兼容性差且支持大硬盘能力有限,COMPAQ等大厂家约定了IDE接口标准,将控制卡和硬盘做在一起,通过类似计算机总线的IDE口连接。这种方式使IDE硬盘间兼容性大大改善。
  • IDE硬盘的内部结构:IDE硬盘的控制部分只控制特定的HDA,某种HDA仅在本生产厂的产品中使用,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厂家控制部分的兼容性。所以HDA在生产出来还未与控制部分连接时就用生产厂家的专用机器进行了低级格式化,检测并淘汰不合格产品,合格的HDA与控制板连接后不再分离,因此控制板不再需要低级格式化功能。

4. 关于IDE硬盘低级格式化的猜测与验证方法

  • 猜测内容:IDE硬盘控制器设计者不会为已不再必要的低级格式化添加冗余硬件增加成本,可能通过对扇区填写相同值来仿真低级格式化过程,AWARD BIOS和ADM 8.0声称能对IDE硬盘低级格式化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 验证方法
    • 交叉因子相关:如果低格软件在格式化设置中不提供更改交叉因子一项,则不是真正的低格。交叉因子会影响磁盘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方式,真正的低级格式化应该涉及对交叉因子等关键参数的设置。
    • 传输率相关:选用不同交叉因子后,若硬盘传输率不变,则不是真正的低格。因为真正的低级格式化会改变交叉因子从而影响传输率。
    • 磁盘参数相关:格式化盘时选用一种磁盘参数(柱面、磁头、扇区数),使用时选用另外一种,如果磁盘存取不发生错误,则不是真正的低格。因为真正的低级格式化会建立正确的磁盘参数对应关系,否则会出现存取错误。
; 这里没有直接对应的汇编代码用于验证,但从原理上可以理解为,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检测上述参数相关的行为来判断是否是真正的低级格式化,例如:
; 假设存在读取磁盘扇区的操作,根据不同参数设置来判断是否符合真正低级格式化后的预期行为
mov cx, 柱面号
mov dh, 磁头号
mov dl, 扇区号
read_sector cx, dh, dl ; 读取磁盘扇区操作
; 根据读取结果以及参数设置情况来判断是否是真正的低级格式化




ko20010214
=================================
大功告成,打个Kiss!
ko20010214@MSN.com
神州优雅Q300C
Intel CeleronM 370处理器 | 256MbDDR内存
40G硬盘 | USB2.0 | IEEE 1394
13.3 ' WXGA 宽屏(16:10) | COMBO光驱
10/100M网卡 | 四合一读卡器
2003-6-1 00:00
查看资料  发送邮件  发短消息  网志  OICQ (16959102)  编辑帖子  回复  引用回复

请注意:您目前尚未注册或登录,请您注册登录以使用论坛的各项功能,例如发表和回复帖子等。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论坛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