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艾滋病越来越多,中国可以是艾滋病第一大国,人数占世界首位,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一、中国艾滋病发展过程:
中国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人,随后12年的流行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88):国外病例输入期,这一时期艾滋病感染报告主要是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散在分布在沿海一带城市。仅在浙江省发现4例因使用进口凝血第八因子而感染HIV的感染者。
第二阶段(1989-1993):播散期,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地区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6例HIV感染者标志此期的开始。在此期间,大多数HIV感染报道来源于云南的注射毒品者 (瑞丽注射毒品者HIV感染率估计为70-80%,龙川的感染率为40%,潞西的感染率为0-5%,(HIV感染率随着离中缅边境距离的增长而降低)。同时,在归国劳工、性病病人和暗娼中亦有少量HIV阳性者报告。
第三阶段(1994-现在):增长期,HIV传播超出云南省的范围,在其他地区的注射毒品和职业献血者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HIV感染者,全国HIV感染报告数量急剧上升,在四川 (1995年)、新疆(1996年)、广西(1997年)的吸毒人群中发现了大量的HIV感染者。同时,经性传播的HIV感染者报告增多,但所占比例相对不大,但还没有达到流行的程度。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专家和熟悉中国艾滋病疫情的国内专家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到下世纪初(尽管是哪一年还无法确定)中国艾滋病的感染者数量将达到100万,到2010年感染者数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若现在采取有效措施,则有可能把艾滋病的流行控制在较低水平,在2010年时感染者数量可能不会超过150万。
二、艾滋病感染途径:
据卫生部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总数的68%,经采血、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经血液制品感染人数占1.5%,此外,经性接触感染人数占7.2%,母婴传播为0.2%,其余13.4%传播途径不详。个别调查显示,同性恋感染率高达1%-5%。
三、引一则最近艾滋病新闻:
留英博士伦敦发表中国艾滋病现状报告 反响强烈
11月24日,张小泉博士应伦敦政经学院中国发展协会邀请,在该校发表《中国:向艾滋病宣战》的报告。张博士首先对艾滋病在中国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继而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患者人数大幅度增长的原因。譬如,地方政府缺乏政治意愿、反应迟缓、配套资金不到位以及全球化影响等。张博士随后谈及了政府和慈善机构已采取的救治措施,并呼吁从各级政府到全社会,就艾滋病问题给予充分、持续和有效的关注。
据《英伦学人》报道,在讲座的结尾,张博士再次强调了艾滋病问题的的重要性,她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空前的,尽管如此,如果艾滋病问题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治,对社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可能抵消其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因此艾滋病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内地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63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1143例,累计死亡7773例。自2002年以来,其年增长率均维持在30%以上……”当张小泉博士展示这些数据时,在投影屏幕上,是一条以近乎40%的斜率陡峭上升的红色曲线。
这份报告在伦敦政经学院(LES)的同学们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部分同学表示,以往对中国的艾滋病问题有所耳闻,但是并没有系统地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想到其发展的势头这么猛烈,感染的人群这么多。
此外,同学们还就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譬如在病例统计方面,有意见认为,鉴于中国检测意愿和检测手段不足的现状,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大大高于报告感染人数。也有意见提出,有必要把作为疾病的艾滋病和作为社会问题的艾滋病区分开,后者显然不是靠卫生系统所能解决的,因此在艾滋病问题上,有必要采取一个更为广泛和综合的视角。
张博士任利兹大学东亚研究系讲师,在与中国艾滋病相关问题的研究上,获得了包括中国社科院和英国科学院在内的多方资助。(沈辉)